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,又有阴历、华历、夏历、汉历、中历等名称,但农历并不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,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,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,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。按照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为元年,今年是农历开元4717庚子鼠年(公历2020.01.25~2021.02.11),我国传统历法比西方历法早2697年,用西元年份+2697即是我国传统历法的年份。
古代典籍和甲骨文中均对农历多有记载,大量历史典籍记载农历始于黄帝时代。农历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产生于商代。1912年我国开始采用西元历法和我国传统历法农历并用,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,历法纪年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拥有重要意义,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国传统历法的地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人支持,民国时期同盟会创办的《民报》就采用的农历黄帝纪年,武昌起义后,湖北军***也采用农历纪年,各省***也跟着使用,孙文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,发布了《改历改元通电》规定:中华民国改用阳历,以农历开元4609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,两历并用,而农历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影响深远,2015年全国***有人大代表提案,关于再一次提高我国传统历法农历的地位引起社会热议。
我国各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均以农历计算,至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和民族大多仍遵循农历的传统节日,如春节、中秋节、端午节、七夕节等。
《史记•历书》有"夏正"、"殷正"、"周正"之分,这就是战国、秦、汉时代盛行的"三正论"。建正意为阴阳历以哪个月建作为其一年中的第一月份的起始位置。月建,是指以十二支纪月。日南至(即冬至)所在的一个朔望月,北斗斗柄指子,所以是子月,在子月之后,顺次为丑月、寅月、……,在子月之前,逆次为亥月、戌月、……。于是,夏代的岁首是寅月,商代的岁首是丑月,周代的岁首是子月。秦代相信有三正论,以夏、商、周三代的三正交替是事实,还杷它引伸起来,改以十月为年始。到了汉代,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历,以建寅之月为岁首。此后两千多年一般都是用夏正。建正在阴阳历上的用法是这样的:当把农历的正月置于寅时,往后的月份依次排列,二月便和卯对应,三月和辰对应,其余类推。
一般所谓月建是指十二支而言,如建子、建丑、建寅等等。有人认为月建是指农历月的大小,所以有大建和小建的谬称。这是因为月建干支自古便采用农历每月的第一天,也就是朔日为准。传统历书将月建记载在月名栏中,比如十一月大、建丙子。当这些标注被错误的断句变成"十一月大建、丙子"时就会导致谬误的出现了。
1、2018年11月22日那天的农历日期是2018年十月十五。
2、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合历: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。平年为十二个月;闰年为十三个月。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,大月三十天,小月二十九天,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。
3、农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,加入干支历“二十四节气”成分,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,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。农历是以华历(阴历)为基础,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。
4、农历,是中国现行的近现代历法,属于阴阳合历,也就是阴历和阳历的合历,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,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,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,并加入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。农历融合阴历与阳历形成为一种阴阳合历历法。
5、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起草的国家标准《农历的编算和颁行》,朔日为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,也就是说每个农历月的初——定是朔日。每个农历月反映了完整的月相变化周期,因此属于阴阳历中的阴历部分。
根据查询万年历得知,1977年11月22日农历是1977年十月十二日。农历,是中国现行的传统历法,属于阴阳合历,也就是阴历和阳历的合历,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,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,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,并加入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。
1、2021年11月22日农历是十月十八号。
2、农历,应该来说是民族融合的产物。先秦,夏民族大抵是使用太阳历的,商民族大抵是使用太阴历的。到了周朝,西周大抵是使用太阳历的。到了东周,各民族纷纷崛起,周民族的各诸侯国和商、齐等民族充分融合,形成了阴阳历。
3、黄帝历这种名称可以反映出历法超脱国别的需求,是民族融合的体现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做了一系列标准化工作,基本上奠定了阴阳历的主体地位。秦历原本是太阳历,统一之后,应当直接嫁接了楚历(李斯是楚国人),并更名为颛顼历,来宣扬政治正确。
4、汉代秦,基本上延续秦朝制度,至做了少量的变更。韬光养晦几代人之后,到汉武帝时期,基本上实现了实质性的统一。太初历的出台,正式奠定了农历的法定地位。修修补补两千多年,到1912年1月2日,孙大炮宣布改用西历,农历才丧失法定地位。
5、在古代就是立春。这是古代太阳历的残留。夏太阳历是阴阳五行历(十月太阳历),起源于结绳记事。周太阳历是四时八节历,起源于物候现象,四时八节即春节、春中、夏节、夏中、秋节、秋中、冬节、冬中。
6、另一方面春夏秋冬四个字,除秋和物候现象有关,其他都看不出来,未尝不是三个时期的历法年的起点,尧舜时期以春(立春)为年之始,夏朝以夏(夏至)为一年之始(阴土行),周以冬(冬至)为一年之始(子月)。
1、公历2022年11月22日是农历二零二二年十月廿九号,壬寅年十月二十九日
2、结婚嫁娶、祭拜祭祀、祈福、生子求嗣、开光、旅行旅游出行、解除、出火、旅行旅游出行、拆卸、收养子女进人口、迁入新宅乔迁新居入宅、搬家移徙、安床、栽种、动土、修造、纳畜、入_、安葬、立碑、除服、成服、
3、吉神宜趋:月德合天恩阴德民日三合时阴不将五合
4、彭祖百忌:己不破券二比并亡卯不穿井水泉不香
5、11月22日星座:11月22日位于两个星座的交界处,可能是天蝎座或射手座
本文由作者笔名: 于 2024-07-25 15:55:20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
本文链接: http://yl.shawks.com/wen/3857.html